拇指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184章 被精神病的胥克(第1页)

现在讲第三件事,还有一个人也死了,他便是下军佐胥克。胥克,生卒年不详,其祖父为晋文公时代的五杰之一胥臣,父亲为前晋国下军佐胥甲。这个胥甲因在晋秦河曲之战中违反军令,于公元前608年被追究责任流放去了卫国,后来也不知死在哪里了。但胥氏家族在晋国非同一般,胥甲被流放后,赵盾提拔了其子胥克为下军佐。郤缺执政了,他一直在考虑怎样对赵盾报恩。对赵盾报恩的直接办法就是提拔赵盾之子赵朔为晋国六卿之一。但现在六卿的人选,除了自己原本的上军帅空了出来外,其余的并无空缺。直接将赵朔提拔为上军帅,这个难度是大的,毕竟也未听闻赵朔有过什么功劳。赵朔唯一的政治资本就是其父亲赵盾曾经是中军元帅。郤缺看中了胥克的下军佐。那胥克怎么办?胥克,就让他凉拌好了。因为胥克已经好久没有参与国政了,他请了长期病假。据说,胥克生了一种很奇怪的病,头痛病,发起病来六亲不认,不但胡言乱语,而且看见什么摔什么,用现在的话讲是得了神经病。当然,用那时的话讲,是得了蛊疾。这病看来是没办法医治了,他的儿子胥童为照顾这个精神错乱的父亲也是搞得精神憔悴。如果再这样下去,那可能胥童自己也要得精神病了。郤缺的机会来了,一个报恩赵盾的机会来了。他以胥克得了蛊疾不能正常履行职责为由,宣布撤销胥克下军佐之职。那按照一般性规定,胥克被撤职了,而且又并没有犯错,只是身体原因被撤,其职位完全应该由其子胥童来担任。不,郤缺留了一个小九九:他提拔了赵盾之子赵朔担任下军佐。胥童气得直跳脚,好哇郤缺,你是趁我家老爷子病,来要我胥氏家族的命啊。从此,胥童对郤缺恨之入骨。但此时的他,也只能是无可奈何。胥克到底是否真正精神错乱了,我们现在是不知道的,但胥克确实生病而且长期不上班。他只是生病了,当他听说自己的下军佐被撤了,而且自己的宝贝儿子胥童居然没有接替他的职位,他很生气。生的气有多大呢?史料记载,胥克直接气死!如果胥克真的是得了精神病,他肯定不会生气!所以,关于胥克得蛊疾的说法,可能是郤缺借机将胥氏家族排挤出了晋国六卿。而这一切,无非是郤缺为了报赵盾之恩,而费尽心机将赵朔安排进晋国六卿班子。这个事件,在中国历史上占据了一个“首开被神经病案例历史”的地位!虽然郤缺成功地将赵朔给扶进了六卿班子,但他很清楚,自己这样做肯定得罪了胥氏家族!胥氏家族又不是孤立于整个晋国各大家族,他们也有他们的势力。那就再低调点吧,低调到什么程度呢?直接将中军元帅的权力让出来!让给谁?让给一心想当中军元帅的荀林父!郤缺邀请荀林父喝了一次茶,两人把这茶喝出了讲政治的高度,最后达成的共识是这样的:郤缺虽然名义上仍旧暂代中军元帅一职,但实际权力全部让渡给荀林父,由荀林父来接掌晋国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的中军元帅权力!不但如此,郤缺承诺他将推荐荀林父为下一任中军元帅不二人选!作为对郤缺让贤的报答,荀林父承诺只要他担任晋国中军元帅,那就立即提拔其子郤至进入六卿班子!多么高明的政治交易,一个暂行中军元帅,一个中军佐,两个人就这样喝了一次茶,把晋国的下一届六卿班子给搭起来了。这个时候,我们再看看晋国的六卿班子是如何的:中军元帅郤缺(暂代),中军佐荀林父;上军帅士会,上军佐先縠;下军帅栾盾,下军佐赵朔。荀林父志得意满,他相信郤缺的为人,知道此人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再加上此时的晋国对外三策本就是荀林父制订的,所以荀林父行使起中军元帅的职责来也是驾轻驭就,俨然就是晋国中军元帅了。为了进一步威服中原诸侯,在荀林父的建议下,公元前600年9月,晋成公在郑国的扈地召开国际会议。扈地,今天的河南省新乡市原阳县西,当时属于郑国地盘,到后来被晋国夺取。会议邀请了宋文公、卫成公、郑襄公、曹文公参会,会议的议题主要是商议如何救郑国,并且讨伐齐国。这又是怎么回事呢?先说说齐国。原来,两年前,齐国仗势欺人,侵占了莱国。根据救援弱小的示德原则,晋国作为诸侯之长,当然要为莱国讨个公道。当然,这是表面理由,真正的原因是最近一段时间来,楚国积极拉拢齐国。齐国作为曾经的春秋霸主,对晋国这个新的春秋霸主相当不服气,一直阳奉阴违。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后面更精彩!晋灵公时期,晋国便讨伐过齐国,当时齐国在无法与晋国率领的联军抗衡的情况下选择了重贿以避兵祸。不管如何,齐国对晋国一直是不服的。于是,当南方的楚国向齐国表达了结盟的意愿后,齐国已经有意与楚国结盟了。但由于齐国也是一个大国,晋国不可能一下子对楚国和齐国动手。所以关于对付齐国的议题,扈地会盟可能只是搞了一个原则性的东西,类似于“我们强烈谴责某些东方大国不顾江湖道义欺负弱小的丑恶行径”之类的说法。于是,扈地会盟最后根本没有任何讨伐齐国的军事行动。再说郑国。自黑壤会议后,晋郑结盟,而楚国北上争锋,必然先取郑国。于是,这些年来,楚国国君楚庄王是连续讨伐郑国。而郑国是铁了心要跟着晋国走,所以不断向晋国告急。当时的代行中军元帅郤缺提议必须救援郑国,因为晋国要推行德治,对外必须示德。示德的基本原则,便是保护弱小,救援被蛮夷戎狄侵犯的诸侯。此时的楚军已经在进攻郑国了,那如何救援郑国呢?荀林父提议联军先不与楚军接触,而是选择先讨伐陈国。为什么要讨伐陈国呢?此次会议本来邀请了陈国参加,但陈国最近被楚国给打得一点血性都没有了,史料记载,“陈畏楚而不与会”。既然你陈国背弃了中原联盟,那就教训教训呗。荀林父认为,如果联军讨伐陈国,那楚国必然来救陈国,郑国之围自然得解。本着谁出主意谁办事的原则,再加上讨伐陈国这是一个肥差,所以急于立功的荀林父便主动请缨率领诸侯联军讨伐陈国。陈国哪里敢与晋国为首的中原联军抗衡?就这样,荀林父兵不血刃便降服了陈国。好消息传来,晋国上下是兴奋的,国君晋成公当然是高兴万分,他没想到自己亲自主持的扈地会盟,居然取得了如此辉煌的成果。郑国得到了救援,陈国得到了教训并归顺,接下来是不是要收拾一下齐国了呢?但是谁也没想到,包括晋成公自己也没想到,也许太过于兴奋了,就在扈地,刚刚开完国际会议解决了一堆国际难题的晋成公居然一下子病倒了。不但病倒了,而且直接因病而薨了!史料记载,在位时间仅仅七年的晋成公薨于扈地!正所谓喜极而悲,这对晋国来讲可谓是一个突发性重大事件,国君居然死在国际会议上。那还讨伐齐国个毛线啊?赶快回国,国君薨后的一大堆子事,需要郤缺和荀林父这两位中军帅佐奔忙哩。回到晋国的郤缺和荀林父很快统一了思想,一边迎立世子晋獳为晋国国君,这便是晋景公,一边主持晋国大丧。晋景公,出生年月不详,薨于公元前581年,姬姓,名獳(又名据),晋国第二十六任君主,公元前599年至公元前581年在位。晋文公之孙,晋成公之子,于公元前600年继任为晋国国君。有人要说了,为什么你前面说晋景公是公元前599年至公元前581年在位,后面又说他是于公元前600年继任为晋国国君的?这不是自相矛盾吗?这个不矛盾,这样的表述也没有问题,因为对于晋景公“在位”这个概念,我们得从晋景公元年起算。公元前600年这一年,不是属于晋景公的,而是属于他父亲晋成公的,所以在位期限,应该是从公元前599年起算。但晋成公是公元前600年去世的,所谓国不可一日无君,他是现成的毫无争议的晋国世子。此时的晋国也没有什么夺嫡隐患存在,所以晋景公顺利地于公元前600年继任为晋国新任国君了。晋景公,注定是一位给春秋江湖带来更多精彩故事的晋国国君!让我们拭目以待吧。:()春秋晋国风云

热门小说推荐
九份婚书:我的师父绝色倾城

九份婚书:我的师父绝色倾城

简介我叫江羽,本想一直留在山上陪着我的绝色师父,却被师父赶去祸害未婚妻了。而且多少?九份婚书!?...

官途:权力巅峰

官途:权力巅峰

官场如战场,尔虞我诈,勾心斗角,可陆浩时刻谨记,做官就要做个好官,要有两颗心,一颗善心,一颗责任心。且看陆浩一个最偏远乡镇的基层公务员,如何在没有硝烟的权利游戏里一路绿灯,两袖清风,不畏权贵,官运亨通。...

权力巅峰:从城建办主任开始

权力巅峰:从城建办主任开始

官场是什么?官场是权力的游戏。官场远比江湖更为险恶。千帆竞渡百舸争流!跨过去那就是海阔任潮涌风劲好扬帆!官场的规矩是什么?正确就是官场的最大规矩!重活一世。刘项东洞悉一切。他不仅能正确,还会一直正确下去!重生是风自身为鹏大鹏一日同风起,这辈子,我刘项东要扶摇直上九万里!...

官路红途

官路红途

意外撞见女上司在办公室和陌生男人勾勾搭搭,齐涛偷偷拍下照片,依靠这个底牌,他一路逆袭,而女领导对他也由最开始的恨,逐渐改变了态度...

医道官途

医道官途

天才中医凌游,在大学毕业后为逝世的爷爷回村守孝三年,并且继承了爷爷生前经营的医馆三七堂。可突然有一天,一群大人物的到来,让他的人生出现了转折,本想一生行医的他,在经历了一些现实的打击之后,他明白了下医医人,上医医国的道理,为了救治更多的人,从而毅然决然的走向了官场,游走在政军商等各种圈子。从赤脚郎中,到执政一方,从懵懂青涩,到老成练达,看凌游如何达成他心中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崇高理想。...

官路扶摇

官路扶摇

前世被当副镇长的老婆离婚后,崔向东愤怒下铸成了大错,悔恨终生!几十年后,他却莫名重回到了这个最重要的时刻!他再次面对要和他离婚的副镇长老婆,这次,他会怎么做?...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