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卫斓的目光被水车支架上的一抹红色吸引。那里还贴着一张褪色的红纸,虽然历经风吹日晒,但上面“风调雨顺”的祈愿依然依稀可辨。
明义翻身下马,走到水车旁,轻轻抚过那粗糙的木制立柱。他微微皱眉,语气中带着一丝感慨:“《农政全书》里说‘翻车之功,大抵人力居半’,当真不假。”
他青竹般修长的指节划过水车立柱,似乎在思考着什么,“若是改成畜力……”
贺仲咸听到这话,脸上露出一丝苦笑,摇了摇头说道:“早年间试过牛转翻车,可终究没成。春耕时牛要犁地,盛夏又易害热病。去年秋粮刚熟,西乡二十头耕牛活活累死在翻车架上。”
“那场景,唉……”他语气中满是无奈和惋惜。
卫斓目光从疲惫的农人和吱呀作响的翻车移开,顺着田埂向远处望去。她看到远处层层叠叠的梯田上方,是另一番景象。
她轻声问道:“贺粮长,那边是什么?”
贺仲咸顺着她的目光看去,“那是我们善化县的另一项水利设施——筒车。与翻车不同,筒车完全依靠水力驱动,省了不少人力。”
卫斓顺着望去,只见湍急的河水中,丈余高的筒车正借着水力缓缓转动。竹筒们依次没入水中,又在高处将清水倾入木槽,水流潺潺作响。
水雾被日头晒成一道道虹彩,洒在石砌的官圳上,波光粼粼,宛如一条缠在山腰的银链,闪耀着柔和的光芒。
“这筒车倒是精巧。”卫斓的裙摆被河风吹得猎猎作响,“要是能多推广一些这样的水利设施,说不定能解决不少问题。”
贺仲咸微微点头,“筒车虽省人力,却要看老天脸色。去岁冬旱,河床见底,三十六架筒车倒有二十架成了摆设。”他顿了顿,接着说道,“不过,我们也有应对之策。”
说着,他引着众人往陂塘走去。陂塘的塘埂上,杵着几根带刻度的石桩,岁月的痕迹让它们显得有些斑驳。
贺仲咸指着石桩解释道:“这是洪武年间留下的塘规——水深过五尺则开闸,未及三尺须禁引。”这些简单的规则,却蕴含着先辈们对水利管理的智慧。
卫斓俯身细看石桩,青苔覆盖的阴刻字迹还清晰地记着洪武二十年的修塘捐资名录。她轻轻触摸着那些字迹,心中不禁生出一丝敬意。先辈们的智慧与付出,让这片土地得以生生不息。
卫斓想起方才随手从田埂上捋下的稻穗,便从绢帕上拈起一粒谷子,轻轻揉搓。谷壳在她的指尖支离破碎,露出里面干瘪的空壳。稀稀落落的谷粒间,夹杂着不少这样的空壳。
“这稻种可是县里统一定的?”卫斓将稻穗举到逆光处,仔细端详着那些半透明的空壳,里面蜷缩着未成型的乳白浆液。
她心中一动,穿越前参观隆平水稻博物馆的记忆忽然翻涌而起——玻璃展柜里那些沉甸甸的现代稻穗,颗粒饱满得几乎要涨破颖壳,与眼前的稻穗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贺仲咸道:“姑娘手里的是正统的‘红莲稻’,洪武年间从江西传来的。别看籽粒小,熬粥最是香稠。”
明义探身拈起一粒空壳,轻轻放在掌心端详。他微微皱眉,语气中带着一丝遗憾:“‘嘉禾一穗三百粒者祥’,可这穗……”他修长的手指轻轻划过稻梗,谷粒随着动作簌簌掉落。
一旁正在捆扎稻草的老农听到这话,直起腰来,黝黑的脸上带着一丝无奈:“官人莫怪,这八月里的‘火风’一熏,十粒倒有三粒成了哑子。”
他叹了口气,语气中透着几分辛酸,“今年这风热得邪性,稻子还没灌浆就干瘪了,产量怕是要大打折扣。”
卫斓的指甲无意识地掐进了谷壳,她想起袁隆平在试验田的照片,那位老人弯腰抚摸的稻穗几乎垂到地面,沉甸甸的,仿佛承载着整个世界的希望。
而此刻,她掌心这些伶仃的稻粒,就像散落在历史长河里的星火,要等四百年后才能聚成燎原的光。
“若是能在稻种上……”话到嘴边,卫斓又咽了回去。
即便她知道杂交原理又如何?且不说花药离体培养需要显微镜,光是保持试验田纯度所需的隔离带,在这插莳如绣的梯田里便是痴人说梦。
普通人只要有机会,也可以封侯拜相。看王子枫一个普通的小人物,如何抓住机会搅动风云。每个人都可能是千里马。...
他们都是草根出生,凭自己的努力走上仕途,但一个清廉,一个腐败,于是一见面就成了格格不入的对手...
官场,是利益的牢笼胜利者,在人间炼狱失败者,在人间监狱。爱与恨,恩与怨,熙熙攘攘,皆为利往...
前世被当副镇长的老婆离婚后,崔向东愤怒下铸成了大错,悔恨终生!几十年后,他却莫名重回到了这个最重要的时刻!他再次面对要和他离婚的副镇长老婆,这次,他会怎么做?...
性格嚣张的林飞扬走马上任镇委书记当天就得罪了顶头上司,让大领导颜面无存,差点被就地免职,且看这个嚣张到骨子里的家伙如何凭借孙子兵法和三十六计勇闯重重危机,智破层层陷阱,在官场上混得风生水起,扶摇直上…...
官场如战场,尔虞我诈,勾心斗角,可陆浩时刻谨记,做官就要做个好官,要有两颗心,一颗善心,一颗责任心。且看陆浩一个最偏远乡镇的基层公务员,如何在没有硝烟的权利游戏里一路绿灯,两袖清风,不畏权贵,官运亨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