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郭嘉以为刘盈又在故意气他,没好气道:“你敢当着荀文若的面说此话吗?”
刘盈道:“文若可能好一些,他举荐的士人中多外地之士,不看门第之分;曹操还在征战之时,他便劝说曹操少杀戮,多抚民,兴德化,重教育,王道并济,等统一天下后再做此事就晚了。他比你们看得都长远,并非为一家一户之计,而是为天下人之计。”
郭嘉:“那你……”
刘盈打断道:“所以他肯定会被逼死。他的亲朋好友,无人会救他。”
无论荀彧的族谱是不是真的,但荀彧确实是修荀子的。他多次在曹操面前进言的“王道并济”,就是荀子最主要的政治主张,“王霸并用”。
其核心观念是“教化征伐,并时进行”,逐渐将“霸道之兵”教导成“仁义之兵”,最终以“堂皇王道”定天下。
无论哪家贱儒,最终落脚点还是一个“仁”字,最终目标无一不是为唯举、路不拾遗的大同社会。
刘盈没有多言。
荀子的书,饱读诗书的世家子不会没看过。
那些堂皇正义之语,世家子自幼翻阅过无数次,不是不懂得其中道理。
只是有的人没读过书,却心怀天下;有的人学富五车,心里眼里却容得下自己。
或许有的人会改变,但会改变的人自会改变,不是别人在他耳边说一百遍“你怎么能这样”,就能让对方改。
郭嘉的智慧在当世是佼佼者,他有王佐之才毋庸置疑。
只是刘盈想,自己可能和颍川大部分才华横溢者,道不同,不相为谋吧。
郭嘉终于品出点味,他语气古怪道:“该不会你是让我看到益州在你治下欣欣向荣,就想以你才是结束乱世的明主为理由,劝说我归顺你吧?”
刘盈鄙夷道:“我和你相性不合,没让你归顺我。我是希望你看到益州欣欣向荣,感慨一声将来曹操治下也会在你的辅佐下欣欣向荣,庶民安居乐业,贤人才华都得到施展。不过你不感慨也没什么,汉高祖麾下大部分功臣都与你一样,本就不是重要的事。”
郭嘉不解。这两句话有什么区别?不都是赞扬刘盈的治理才能?
刘盈却不再回答。
他也不再在郭嘉房里处理公务,而是像对待普通使臣那样约束郭嘉的行动。
曾经刘盈向郭嘉敞开了自己的一切,现在他关闭了一切,如同防备普通的来打听消息的使臣一样,防备着郭嘉。
郭嘉真觉得刘盈不可理喻。
这么多时日,刘盈在他面前该暴露的都暴露了,还遮掩什么?
刘盈突然冷淡,郭嘉也懒得和刘盈修复关系。
他整理自己收集的资料,不断思考要怎么限制刘盈,却找不到突破口,十分焦躁。
刘盈口中那些仁义、庶民、道德的空泛之语,如羽毛般轻轻从郭嘉心口掠过。
掠过之时可能会有些瘙痒,但过了就过了,不会留下痕迹。
郭嘉给曹操整理的刘盈言行中,也没有加入什么仁义道德和庶民。
这些事对争霸天下一点用处都没有,不如抽丝剥茧看清本质,不过是屯田、纳贤等简单策略罢了。
张仲景到达成都的时候,一见刘盈便感慨道:“张益州果真贤良仁慈之人,治下庶民竟已无乱世之相!”
刘盈绽放笑容:“我就是这么厉害!”
他拉着张仲景的手,向张仲景炫耀自己治民的心得。
张仲景一一记下,然后向刘盈询问自己在当郡守时的一些困惑,并不因为刘盈年少而轻视刘盈。
他们没有聊多久。张仲景见到郭嘉大体无碍,为安曹操的心,立刻就要返程。
见有人来接郭嘉了,刘盈就像是甩掉了包袱似的,又对郭嘉亲近起来。
之前的冷落,好像真的只是单纯防备郭嘉病愈后在益州捣乱似的。
只是刘盈在送郭嘉离开时,问郭嘉道:“奉孝,你可想好,若曹操夺得天下,你希望那天下是何等模样?”
郭嘉深深看了刘盈一眼,道:“我非得想吗?”
刘盈笑道:“我阿兄曾经也是如此说。阿兄才华比你出众,别说当世,后世也罕见。他最初只想当万户侯,后来想当诸侯王。至于天下如何,治下如何,后世如何,他都不曾想过。世上大部分贤才都如阿兄一样。”
郭嘉警惕:“你竟还有兄长?”张盈竟不是孤身一人?
刘盈点头。郭嘉关注的点,并非他想告诉郭嘉的话,但无所谓。
他们都是草根出生,凭自己的努力走上仕途,但一个清廉,一个腐败,于是一见面就成了格格不入的对手...
普通人只要有机会,也可以封侯拜相。看王子枫一个普通的小人物,如何抓住机会搅动风云。每个人都可能是千里马。...
官场,是利益的牢笼胜利者,在人间炼狱失败者,在人间监狱。爱与恨,恩与怨,熙熙攘攘,皆为利往...
意外撞见女上司在办公室和陌生男人勾勾搭搭,齐涛偷偷拍下照片,依靠这个底牌,他一路逆袭,而女领导对他也由最开始的恨,逐渐改变了态度...
阴错阳差中,仕途无望的宋立海认识了神秘女子,从此一步步走上了权力巅峰...
性格嚣张的林飞扬走马上任镇委书记当天就得罪了顶头上司,让大领导颜面无存,差点被就地免职,且看这个嚣张到骨子里的家伙如何凭借孙子兵法和三十六计勇闯重重危机,智破层层陷阱,在官场上混得风生水起,扶摇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