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哦?我现在挺好,北上干什么?”郑光荣问道。
“内陆资源丰厚啊!”卢灿笑着指了指身边的枫香树说道,“源森居想要发展,离不开好的原材料。南边和东南亚固然不错,可是,却非样样俱全。”
“譬如……海黄!”
“海黄在家具行业的价值,郑叔您很清楚。”
“如果不北上,这资源,您只能通过二手或者三手拿到。其中差价有多少,您比我更清楚。”卢灿站住脚步,很认真的说道。
他确实是认真的,从未有过的认真。
上辈子,他从马老师那里了解过海黄的历史。
解放后,国家百废待举,首先解决温饱问题,加上频频的政治运动,全国是不会有人有心思去光顾海黄的惊世之美的。
即使有这个眼光和雅兴,也会被扣上“小资情调”、“古老的”帽子加以清洗、破除的。
在故乡琼州,黄花梨除了在明中后期至清前期,被大量采运出岛,用于制作家具外,其余大部分则留在岛上自产自销。
名动明清两朝的海黄,在解放后三十年,只有以下七个让人啼笑皆非的用途。
一、碾成碎料做香料出口东南亚,和橡胶等战略物资一样,能换取紧缺的外汇;
二、作为中药材,被药材公司收购,流向全国各中药材基地和药材厂,如安国、亳州、玉林等地;
三、作农具;
四、打造一些有时代特色的家具,如躺椅、折叠椅、矮脚凳、长凳;
五、建房木料;
六、粗糙的工艺品;
七、烧火柴薪。
在马老师摇头叹息说完这番话,卢灿自己也去收集一些资料,越看越惊心。
在八零年,海口药材公司收购海黄,工牌价格是八分至一角钱一斤。这可是真正的国家定价哦,而且是以药材标准制定的价格。
如果是按照木材定价,价格更是低得离谱。
《琼山县志》记载:“1976年调查,永兴、遵潭、龙桥、石山、龙塘、十字路、美安七个公社有海南黄花梨27500株。
(以上资料取自于1999年出版的《琼山县志》)
这些海黄,二十年时间,被砍伐一空。
想想后世那昂贵的价格,有着“木中皇帝”的美誉,卢灿怎么着也想要插一脚。
想要提前保护吗?还真不是!他就想提前圈一批海黄!
他早就想和郑光荣说这件事,今天刚好,提到这块。
“郑叔,我们都是商人,我们看到的是利润,而不是恩怨。”
卢灿今天既然把话挑明,他便想说服郑光荣,和自己一道,成立一家木材销售公司,专门用来囤积海黄。最好在琼州圈上一片山林,那可就成了真正的聚宝盆。
“您仔细想一想,我们现在用白菜价,圈一批海黄,不用说做家具,只要放上几年,那增值空间,远比股票来得快。”
“何必拒绝这种发财机会呢?”
天才中医凌游,在大学毕业后为逝世的爷爷回村守孝三年,并且继承了爷爷生前经营的医馆三七堂。可突然有一天,一群大人物的到来,让他的人生出现了转折,本想一生行医的他,在经历了一些现实的打击之后,他明白了下医医人,上医医国的道理,为了救治更多的人,从而毅然决然的走向了官场,游走在政军商等各种圈子。从赤脚郎中,到执政一方,从懵懂青涩,到老成练达,看凌游如何达成他心中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崇高理想。...
妻子背叛,对方是县里如日中天的副县长!一个离奇的梦境,让李胜平拥有了扭转局势的手段!即将被发配往全县最穷的乡镇!李胜平奋起反击!当他将对手踩在脚下的时候,这才发现,这一切不过只是冰山一角!斗争才刚刚开始!...
他们都是草根出生,凭自己的努力走上仕途,但一个清廉,一个腐败,于是一见面就成了格格不入的对手...
朝中无人莫做官,重活一世的秦毅不是这样认为。机遇来自于谋划,时时为朝前铺路,才能高官极品!上一世,含冤入狱,前途尽毁,孤独终老。这一世,从救省城下来的女干部开始,抓住每一个机遇,加官进爵,弥补遗憾,扶摇直上九万里!...
官场如战场,尔虞我诈,勾心斗角,可陆浩时刻谨记,做官就要做个好官,要有两颗心,一颗善心,一颗责任心。且看陆浩一个最偏远乡镇的基层公务员,如何在没有硝烟的权利游戏里一路绿灯,两袖清风,不畏权贵,官运亨通。...
十级官路,一级一个台阶。刘项东重生归来,从乡镇城建办主任起步,把握每一次机会,选对每一次抉择,一步步高升。穷善其身,达济天下。为民谋利更是他的追求。小小城建办主任,那也是干部。且看刘项东搅动风云,在这辉煌时代里弄潮而上,踏上人生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