拇指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一八四 崩溃的顺序(第1页)

一八四

崩溃的顺序

第九十四回“宴海棠贾母赏花妖失宝玉通灵知奇祸”涉及中国人的天人合一观念,包括了“国之将亡,必有妖孽”的说法。而国就是家的放大,国家就是家国,像抗美援朝就是为了保家卫国。那么家之将衰也必有妖孽的了,当然。至于海棠十一月开花,本非奇事,谈不上妖孽。贾母认为十月小阳春,此花十一月开花不足为奇是对的。我在新疆就听到过此类故事,新疆还有一部电影名为《晚秋春花》,以花喻人。只有探春比较认真古板:

探春虽不言语,心内想:此花必非好兆。大凡顺者昌,逆者亡。草木知运,不时而发,必是妖孽。

由探春的心思中先点出“必非好兆”的结论,也不是偶然。搜检大观园时,是探春看到了此府自杀自灭的前景。她的思想比较务实,介入家政比较深比较多,看得比别人透一点。

至于宝玉丢玉的情节,设计得应是不差。玉也是一条线索,青春期它受过考验,没落时它也不能闲着。那么这里就有一个问题,玉本来是一个形而上的、超现实的、象征性的道具,到了后四十二回怎么变成了形而下的胡扯了呢?丢玉,查玉,测字寻玉,假玉充真玉,审玉(怀疑贾环),砸玉,护玉……不无洒狗血的架势。本来也就是一块无材补天的石头,正像俄国当年有“多余人”似的,我们这里有多余的石、多造的玉,下凡红尘,经历了悲欢离合、喜怒哀乐,也贬低了身价,跌入了阴谋诡计、妇姑勃谿的旋涡。既然当初赵姨娘、马道婆的巫术能挂靠到玉头上,那么后面弄成通俗红尘故事,又有什么可遗憾的呢?

果然,接着是“因讹成实元妃薨逝以假混真宝玉疯颠”。不管元妃之死是否有着刘心武氏分析猜测的背景,她的死是一件大事,从此贾府皇亲国戚的这个特殊身份宣告终止,贾府能够牢牢抱住的大腿从而失却了。而且应该说元妃的死未免冷落,至少不像是一个受宠的贵妃之死。前不久,不过死一个老太妃,都那样兴师动众。

各种矛盾和恶兆已经准备得差不多了,“红楼之梦”开始进入了噩梦的核心部分,还是由凤姐出演这个掌握命运、天怒人怨的青春刽子手角色。她设立奇谋,完成宝玉、宝钗的婚姻,竟然在婚姻大事上搞调包计,最终屠杀了黛玉、宝玉、宝钗,扼杀了青春和大观园,直到毁灭了这个家族以及她自己。

玉的丢失,宝玉的半呆痴半催眠状态,是完成这个亘古未有的调包婚事的前提。宝玉清醒,就无法设想这样的婚事出现。而丢玉又是使宝玉痴呆的最佳途径,既合情合理,能够为读者所接受,又有所比兴,喻示着贾府与宝玉的没落灭亡。这样的设计很难替代。

这个婚事的时机也很要紧。早了,不免会使全书草草结束,说下大天来,读者也耐不住性子读没了黛玉没了宝黛爱情的《红楼梦》;晚了,收不住尾,如何交代余波,如何设想后事,如何有所感慨,如何略作抚慰,使悲伤更加刻骨铭心,却又不至于咋呼煽情,令读者生厌?你很难做出更好的安排来。

这个结构可以与《三国演义》比较一下。写刘备之死,尤其是写诸葛亮之死,对于《三国》来说,就犹如《红楼》上写到了黛玉之死与宝玉之出走。刘备死是《三国》的八十五回,诸葛亮死是一百零四回;而黛玉死是从九十六回写到九十八回,《红》的一百零五回则是“锦衣军查抄宁国府”。都是最最要命的地方,都是要害关节呀。,

热门小说推荐
官狱

官狱

官场,是利益的牢笼胜利者,在人间炼狱失败者,在人间监狱。爱与恨,恩与怨,熙熙攘攘,皆为利往...

官路红途

官路红途

意外撞见女上司在办公室和陌生男人勾勾搭搭,齐涛偷偷拍下照片,依靠这个底牌,他一路逆袭,而女领导对他也由最开始的恨,逐渐改变了态度...

为夫体弱多病

为夫体弱多病

专栏古耽预收微臣诚惶诚恐求个收藏容棠看过一本书。书里的反派宿怀璟是天之骄子,美强惨的典型代表,复仇升级流高智商反派人设,可惜人物崩坏,不得善终。结果一朝穿越,容棠成了文中同名同姓早死的病秧...

官途:权力巅峰

官途:权力巅峰

官场如战场,尔虞我诈,勾心斗角,可陆浩时刻谨记,做官就要做个好官,要有两颗心,一颗善心,一颗责任心。且看陆浩一个最偏远乡镇的基层公务员,如何在没有硝烟的权利游戏里一路绿灯,两袖清风,不畏权贵,官运亨通。...

误入官路

误入官路

周胜利大学毕业后,因接收单位人事处长的一次失误延误了时机,被分配到偏远乡镇农技站。他立志做一名助力农民群众致富的农业技术人员,却因为一系列的变故误打误撞进入了仕途,调岗离任,明升暗降,一路沉浮,直至权力巅峰...

当明星从跑龙套开始

当明星从跑龙套开始

精神发疯文学,没有原型,没有原型,没有原型(讲三遍),请不要在评论区提真人哦。金手指奇大,cp沈天青。日六,防盗八十,上午十一点更新江繁星八岁时候看见律政电视剧里的帅哥美女环游世界谈恋爱...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