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16章美国公使舒尔曼
现在各地报纸上刊登的,几乎全部都是本地的新闻和消息。
几个有钱的大报,也许会在几个重要的大城市,派驻专业记者,或在当地聘用兼职,遇到极其重要的新闻,他们才会将之通过电报传回编辑部。
为了省钱,新闻电报上的文字,也只不过是寥寥数语。
至于世界上的其他国家和地区,外派记者的开支和收益不成正比,国际电报的价格更是负担不起,就只能向各家驻华的外国通讯社处购买了。
不过新闻传播还有另外一种途径,就像前面提到的《密勒氏评论报》那样,虽然它的发行部在上海,可仍有许多身在海外却想了解上海了解中国文化的老外,向发行部汇款订阅。
发行部也会在每期报纸出版之后,通过邮递途径,向外埠的读者们寄递。
这种做法虽然损失了一部分新闻的及时性,但胜在价格还算低廉。
身在北平的人,想要看到上海的新闻,就可以向《申报》在北平的发行部门订阅。
每期《申报》发行之后,都会有一部分在北站装车,随着当天的火车北上,先是走沪宁铁路到南京,然后坐轮船渡过长江,再沿着津浦铁路抵天侓,最后换京奉铁路到达北平正阳门火车站,被等在这里的北平发行部门取走,最后派发到各个订户的手中。
路上虽然耗费了两天的时间,但这个消息的传递速度,足足比一百年前皇帝老子累死无数匹马的八百里加急还要快上一天。
同样,身在上海的人,也能比较“方便”地看到北平的《晨报》和天侓的《益世报》。
蔡元培就是依靠此种途径,在《申报》上读到了爱因斯坦不会来北大讲学的消息。
但从火车北站装车发往北方的,绝不止《申报》一家报纸。
同样还是一月四日,当蔡元培还在校报上大倒苦水的时候,同在北平的美国驻华公使雅各布·舒尔曼博士也拿到了两天前出版的《上海泰晤士报》,自然也就读到了那条报道爱因斯坦在工部局开讨论会的新闻。
其实早在讨论会结束后的第二天,舒尔曼就收到了美国驻上海总领事柯银汉,通过电报向公使馆发来的每日消息简报。
元旦那天傍晚,柯银汉同样出席了工部局礼堂的那场相对论讨论会,所以在简报中对会上的情形着墨颇多。
其中就提到了会议结束前曾有个中国年青人向爱因斯坦提出了一个有关时间旅行的问题,让后者颇为感兴趣,还将其请到台上进行讨论。
报纸上的新闻,和柯银汉传来的简报,两者之间相互一印证,舒尔曼就和悌尔一样,对这个被爱因斯坦称为物理学的“拉马努金”的中国人产生了兴趣。
但和悌尔这个从事了一辈子外交工作的外交官不同的是,舒尔曼在受命担任驻华公使之前,还有另外一个身份,那就是教育家。
从1892年到1920年,舒尔曼在康奈尔大学担任了时间长达二十八年的校长。
官场,是利益的牢笼胜利者,在人间炼狱失败者,在人间监狱。爱与恨,恩与怨,熙熙攘攘,皆为利往...
林风因意外负伤从大学退学回村,当欺辱他的地痞从城里带回来一个漂亮女友羞辱他以后,林风竟在村里小河意外得到了古老传承,无相诀。自此以后,且看林风嬉戏花丛,逍遥都市!...
叶峰一踏上官梯就遇到两类险情一是多种危险的感情,二是各种惊险的官斗。叶峰三十六岁就被提拔为县教育局副局长,从报到那天起就被卷入这两种险情的惊涛骇浪中。他是草根出生,却有顽强的意志和搏击风浪的能力,他像一叶小舟在惊险莫测的宦海里沉浮出没,劈波斩浪,扬帆远航,步步高升。...
周胜利大学毕业后,因接收单位人事处长的一次失误延误了时机,被分配到偏远乡镇农技站。他立志做一名助力农民群众致富的农业技术人员,却因为一系列的变故误打误撞进入了仕途,调岗离任,明升暗降,一路沉浮,直至权力巅峰...
简介我叫江羽,本想一直留在山上陪着我的绝色师父,却被师父赶去祸害未婚妻了。而且多少?九份婚书!?...
朝中无人莫做官,重活一世的秦毅不是这样认为。机遇来自于谋划,时时为朝前铺路,才能高官极品!上一世,含冤入狱,前途尽毁,孤独终老。这一世,从救省城下来的女干部开始,抓住每一个机遇,加官进爵,弥补遗憾,扶摇直上九万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