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56章老大野心不小
“不是还有军田么。”朱高炽想到了此事,军户的军田亩数可不少,就算伤残了也不至于生活无着落。
就算自己种不了地,也可以租出去收租子。
“你不懂里头的道道。”朱棣摇了摇头,告诉朱高炽道:“从你皇爷爷开国,乃至现在二十余年,军队一直是变化的。”
明初开国时,大明军队有起义军;有元朝和其他势力归附的军队;有因罪被罚充军的;然后才是军户。
二十五年下来。
军队早就换了几茬,军户成为了军队的主力。
军户有军田,但是军户是以户为单位,而不是以个人为单位,所以军田是家庭的,而不是单个的人的。
一户军户需要出正丁,余丁,需要的时候,甚至会抽调三五人。
军田虽多,但是军户人口也多,特别是二十五年的开枝散叶,导致军户的日子已经不像以前那么富裕,当然也还谈不上贫困。
这也形成了明军的一大特点。
战斗力随着收入的高低而变化,上限能到很高的地步,下限也能低到让人咋舌的程度。
对于老大的成长,朱棣内心满意,不再把他如以往般当做孺子对待,开始认真教他一些外头的事物。
解释完后,朱棣语气感慨:“你生于富贵之家,不懂种地的艰辛,种田是重体力活,伤残的士兵失去了劳动力,在人们眼中就是吃闲饭,一两年还好,时间长了就容易受到苛待。”
“把犯了事的人充军,当做刑罚,岂不是告诉百姓们,军士的地位低下吗?”朱高炽指出了不足。
朱棣忍不住笑了两声,“发配边疆充军,充当死兵而已,如何与正经士兵相提并论。”
“可是儿子听说不少普通百姓,不愿意嫁女给军户,畏惧被军户牵连。”
根据朱高炽所知,到了朱棣时期,此风已然遍布全国,的确是不小的隐患。
“那是百姓们怕死,才不愿意当兵而已。”朱棣脸上露出了不满。
朱棣的说法,倒是让朱高炽恍然大悟,朱棣说的的确有点道理,不是自己想的那么简单。
打仗会死人的,比起能获得的奖赏,风险与利益无法吸引到百姓们的欲望。
根子还是出于人性上面。
按照朱棣的说法,是否大明越是国泰民安,民间越是富裕的时候,越是没有人愿意当兵呢。
如此就很矛盾了。
大明如果穷困不已,反而会让一无所有的百姓愿意当兵,而大明富裕了,倒是催生百姓们不愿意当兵。
根子还是出在生产力上面,农业社会是无法长久支撑起对军队供养的。
大明富裕了,那么想要鼓励百姓当兵,就需要拿出更丰厚的军饷,才能吸引人心。
朱高炽结合朱棣的说法,对大明的军队有了更清晰的认知,以及日后的相处之道。
钱不是万能的,但是钱是必须的。
他又想到明末的将领喜欢养家丁,把军费分配到家丁上面,是否也有这个原因呢。
否则本就不多的军饷,继续平分到所有士兵身上,导致每个人都拿的不多。
那么这点微薄的军饷,比起打仗会有受伤牺牲的风险,哪个士兵愿意卖命呢。
十级官路,一级一个台阶。刘项东重生归来,从乡镇城建办主任起步,把握每一次机会,选对每一次抉择,一步步高升。穷善其身,达济天下。为民谋利更是他的追求。小小城建办主任,那也是干部。且看刘项东搅动风云,在这辉煌时代里弄潮而上,踏上人生巅峰。...
专栏古耽预收微臣诚惶诚恐求个收藏容棠看过一本书。书里的反派宿怀璟是天之骄子,美强惨的典型代表,复仇升级流高智商反派人设,可惜人物崩坏,不得善终。结果一朝穿越,容棠成了文中同名同姓早死的病秧...
普通人只要有机会,也可以封侯拜相。看王子枫一个普通的小人物,如何抓住机会搅动风云。每个人都可能是千里马。...
他们都是草根出生,凭自己的努力走上仕途,但一个清廉,一个腐败,于是一见面就成了格格不入的对手...
简介我叫江羽,本想一直留在山上陪着我的绝色师父,却被师父赶去祸害未婚妻了。而且多少?九份婚书!?...
官场如战场,尔虞我诈,勾心斗角,可陆浩时刻谨记,做官就要做个好官,要有两颗心,一颗善心,一颗责任心。且看陆浩一个最偏远乡镇的基层公务员,如何在没有硝烟的权利游戏里一路绿灯,两袖清风,不畏权贵,官运亨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