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7o3章非常牛的船长
张居正有些紧张地看着朱翊钧,心里揣测着。
作为内阁总理,他当然希望太原升为直隶州,直接归内阁管辖。
太原煤铁齐全,煤铁产量不输给滦州。
它最大的缺点就是不在海边,运输不便。所以大部分工厂都被开办在滦州,太原只有一部分工厂,远不及滦州。
就算如此,太原也是一块大肥肉。
张居正现在算是看明白了,工业赚钱的能力比农业太强了。
自己苦哈哈地督促下面把秋粮夏税缴足,背负了无数的骂名,结果还不如人家上海滦州一年随随便便给户部税政司缴纳的税。
自此他的治政理念有了重大调整。
不是说农业不再重要,它依然是大明的根本,大明亿万百姓能不能吃饱饭,还得靠它。
只是张居正把强国富民的希望放在工业和商贸上,不再想着靠田赋来实现这些梦想。
太原是大明唯二的工业重地,内阁自然想把它归为直管。
但是王崇古、王国光为的晋籍官员,却极力反对太原升直隶州,希望太原继续留在山西。
张居正知道其中的原因。
京畿没有滦州还有天津,还有秦皇岛。江苏没有沪州还有苏州、扬州。
山西要是没有太原,还有个毛啊!
王崇古、王国光一是刑部尚书,一是户部尚书,深受皇帝器重,其中王崇古曾经在东南剿倭,属于根正苗红的东南一脉。
两人是自己的重要盟友,他们的意见,张居正必须重视。
朝堂上关于太原要不要升直隶州,来回争论了大半年,滦州、上海升直隶州的事都被拖累耽误。
现在也到了下决断的时候。
只是张居正不好下这个决断。
支持太原升直隶州,会得罪王崇古、王国光等晋籍盟友;不支持,会让内阁上下失望。
你身为内阁总理,居然胳膊肘往外拐!
现在皇上来做这个决断,不管是升还是不升,对于张居正都是一种解脱。
朱翊钧一字一顿地说道:“太原不升直隶,继续留在山西。”
张居正不由在心里长舒一口气。
虽然有些失落,但是从此不用再纠结了,也算是一件好事。
朱翊钧继续说,“山西的底子比河北和江苏都要薄,太原升直隶州,对山西的经济打击是毁灭性的。
升直隶州,是方便管理,以一地带一区。沪州直隶州,带动长江三角洲地区;滦州直隶州,带动京畿环海地区。
太原带动哪里?朕和内阁左思右想,很难给它下定义。”
张居正捋着胡须点点头,确实很难下定义。
山西北边是漠南蒙古,一片大牧场;西边是鄂尔多斯、陕北和宁夏,苦旱之地。这两个地方太原使出吃奶的劲,根本带不动。
东边隔着太行山是直隶河北,人家有滦州,有天津,根本不稀罕你带。
朝中无人莫做官,重活一世的秦毅不是这样认为。机遇来自于谋划,时时为朝前铺路,才能高官极品!上一世,含冤入狱,前途尽毁,孤独终老。这一世,从救省城下来的女干部开始,抓住每一个机遇,加官进爵,弥补遗憾,扶摇直上九万里!...
性格嚣张的林飞扬走马上任镇委书记当天就得罪了顶头上司,让大领导颜面无存,差点被就地免职,且看这个嚣张到骨子里的家伙如何凭借孙子兵法和三十六计勇闯重重危机,智破层层陷阱,在官场上混得风生水起,扶摇直上…...
他们都是草根出生,凭自己的努力走上仕途,但一个清廉,一个腐败,于是一见面就成了格格不入的对手...
官场如战场,尔虞我诈,勾心斗角,可陆浩时刻谨记,做官就要做个好官,要有两颗心,一颗善心,一颗责任心。且看陆浩一个最偏远乡镇的基层公务员,如何在没有硝烟的权利游戏里一路绿灯,两袖清风,不畏权贵,官运亨通。...
草根男人赵潜龙怀揣为民之念,投身仕途。且看他如何一路横空直撞,闯出一条桃运青云路,醒掌绝对权力醉卧美人膝...
要想从政呢,就要步步高,一步跟不上,步步跟不上,要有关键的人在关键的时刻替你说上关键的话,否则,这仕途也就猴拉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