拇指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092 盘古开天辟地(第1页)

(二)神话与传说

在远古时代,每个民族和部落都有自己的神话,并且通过口传,一代一代地流传下来,成为一种文化的积淀。这是因为,原始人的思想较单纯,生产力的水平很低,不能科学地解释世界的起源、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的矛盾与变化,便借助于想象和幻想,把自然力拟人化。用超人的、超自然的力量,来解释一些他们不理解的现象和头脑中的悬念,甚至会幻想这种超人的力量能帮助自己。在今天看来,有很多不过是奇思妙想。虽然不是现实生活的科学反映,却也表现出古人的思想和追求,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这时候正处在人类的“童年”阶段,遥想神话一定很多,随着时间的推移,有的被遗忘了,有的后来在被文字记录时改变了。即使如此,仍然有一些保留了下来,作为一种艺术形态,至今仍具有很大的魅力。

鲁迅说:“昔者初民,见天地万物,变异不常,其诸现象,又出于人力所能以上,则自造众说以解释之:凡所解释,今谓之神话。神话大抵以一‘神格’为中枢,又推演为叙说,而于所叙说之神,之事,又从而信仰敬畏之,于是歌颂其威灵,致美于坛庙,久而愈进,文物遂繁。故神话不特为宗教之萌芽,美术所由起,且实为文章之渊源。”(《中国小说史略》第二篇《神话与传说》)

从各种迹象来看,中国古代的神话原本是很丰富的,如《山海经》之成系统。但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到汉代时已渐零散。鲁迅认为:“中国神话之所以仅存零星者,说者谓有二故:一者华土之民,先居黄河流域,颇乏天惠,其生也勤,故重实际而黜玄想,不更能集古传以成大文。二者孔子出,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实用为教,不欲言鬼神,太古荒唐之说,俱为儒者所不道,故其后不特无所光大,而又有散亡。然详案之,其故殆尤在神鬼之不别。天神地祇人鬼,古者虽若有辨,而人鬼亦得为神祇。人神淆杂,则原始信仰无由蜕尽;原始信仰存则类于传说之言日出而不已,而旧有者于是僵死,新出者亦更无光焰也。”(同上)

汉代道教兴起,崇奉黄老之学,将许多神话糅了进去。神话既然成为宗教的一部分,也就必然经过删改以利其用,与后来的神鬼故事混杂在一起,难以分得清楚。至于在神话之间原有的联系,无疑也会搅乱,甚或残缺不全了。

汉代画像石上所刻画的神话故事并不少,从画面看常常使人感觉还处在人神不分的时代。然则统而观之,却也能够比较出,在众多的神话中以“伏羲、女娲”和“西王母”最多,也最重要,很明显是以保护死者为主要目的,好像功利性加强了。在神话中,伏羲、女娲是创造生命之神,西王母是掌管生命之神。道家以黄老为祖,即黄帝和老子。黄老之术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养生求真”,生时轻身养性,死后升天成仙。在汉画中,伏羲、女娲还保留着某些神话的原始形态,成为“人首蛇首”的神怪模样,只是手中加了规矩,以象征创造世界和设计人生。在有的画面上,伏羲、女娲又手托日月,表明了他们的神力和威严。至于西王母,在原始神话中本是一个如人的神怪,其形象是“豹尾,虎齿,蓬发,戴胜,善啸”,可是到了汉代,在汉画中,已演化为一个雍容貌美的女神。并且从对偶的观念出发,还配了一个“东王公”相与为伴,已经完全人间化了。这与《穆天子传》《汉武内传》两部小说对西王母的演绎有关,据说周穆王征西时曾会见过西王母,西王母还来看过汉武帝,并且把三千年结一次果的蟠桃赐给汉武帝。于是,后来又引出了一个各路神仙相聚祝寿的“蟠桃大会”。

据《山海经·西山经》,西王母的神职是“司天之厉及五残”。这是很凶残的一种职务。“厉”是指鞭打、虐害,又通“疠”,为灾害。“五残”是五种残酷的刑罚,如像古代的“五虐”“五刑”,包括断耳、截鼻、宫刑、黥刑、大辟、鞭扑等,名目繁多,以后各代都有不同的律法。问题在于,这样一个残酷的角色,怎么会变成雍容平和的美妇人了呢?其关键就在于,能够操人的命运,也能造福于人。神话中的西王母同时还掌有“长生不死”之药(嫦娥便是吃了她的这种药才飞向月宫。只是这种药并不是直接给嫦娥的,而是她的丈夫后羿在人间除害有功,西王母赐药与他,后来被嫦娥偷吃了;她不敢再回到天宫,只好飞到冷清的月亮上);汉代人有求于西王母,也是希求长寿和永生。至于以后的发展,西王母被演绎成“王母娘娘”,又成了人们求子的“生育之神”,也可说是由“生命之神”的引申。

神话是美丽的。汉代画像石中所刻画的神话故事,除了古代的流传因素之外,也包含了汉代人的想象。

传说即传闻,辗转传述民间长期流传下来的事情,有的为人与事,有的是神怪,也有的纯属虚构,同神仙故事混糅在一起。如四川李冰治理都江堰,他的儿子二郎为守堰同水怪搏斗,被当地群众修庙祭祀,称为“二郎神”。

古人认为,虔诚的人通过长期修炼,能够升仙,进入天界。闻一多先生在《神仙考》中说:“神仙是随灵魂不死观念逐渐具体化而产生的一种想象的或半想象的人物,这可从火葬得到证明。”“火葬的意义是灵魂是乘火上天而得永生,故古书所载火葬俗流行的地方,也是‘不死’传说发生的地方。今甘肃、新疆一带,正是古代羌族的居地,而传说中的不死民、不死之野、不死山、不死树、不死药等也都在这里。很可能齐人的不死观念是当初从西方带进来的。”

为了能使灵魂升天,古人曾仿照火葬的办法,用“”,或是用一把剑“自砍”,合称“自解”。道教兴起之后,研究出“行气”之术,即所谓“吐故纳新”“去浊存清”以及“辟谷轻身”等。还有最方便的办法,就是“炼丹”,据说吃了那“仙丹”,便能飘飘然地飞到天上去。

我国的汉字,仙字最早为“僊”。《说文解字》曰:“僊,长生。僊去。”什么叫“僊去”呢?原来,“僊僊”二字为飞舞状,像舞蹈的飘动。那么,又“僊去”到哪里?有趣的是,汉代已出现了“仙”字,从“人”从“山”,表明仙在山中。

以下,为神话与传说故事,共61条。

092

盘古开天辟地

关于盘古的神话,在我国流传很早,不仅见于汉族,也在西南少数民族的古歌中有所流传。但见于文献记载的已是汉代之后的典籍。如三国时吴人徐整所撰的《历纪》,原书已佚,据《太平御览》卷二所引:

天地浑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在其中,一日九变,神于天,圣于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日长一丈。如此万八千岁,天数极高,地数极深,盘古极长。后乃有三皇。数起于一,立于三,成于五,盛于七,处于九,故天去地九万里。

这是说盘古出世与天地的形成,说明盘古同天地是共同孕育的。又据南朝梁任昉《述异记》:

昔盘古氏之死也,头为四岳,目为日月,脂膏为江海,毛发为草木。秦汉间俗说盘古头为东岳,腹为中岳,左臂为南岳,右臂为北岳,足为西岳。先儒说盘古氏泣为江河,气为风。声为雷,目瞳为电。古说盘古氏喜为晴,怒为阴。吴楚间说盘古氏夫妻,阴阳之始也。今南海有盘古氏墓,亘三百里,俗云后人追葬盘古之魂也。桂林有盘古氏庙,今人祝祀。南海中盘古国,今人皆以盘古为姓。昉按:盘古氏,天地万物之祖也,然而生物始于盘古。

这是说盘古死后“化身”,演变为万物,说明了万物的起源。在这两段文字中,只是在《历纪》中提到“后乃有三皇”。虽然没有直接说明盘古与三皇的关系,也已看出,这三位传说中的古代帝王是在盘古开天辟地之后。所谓“三皇”,传说中有多种说法,各说所指的具体人物不同。其中,《风俗通义·皇霸篇》引《春秋纬运斗枢》指为伏羲、女娲、神农。在汉画像石中也有表现。

画像石中表现伏羲、女娲的画面很多。传说中的伏羲、女娲都是“人首蛇身”,两人(神)的手中分别拿着规和矩,表示创造和设计了人类社会。关于伏羲、女娲的事迹故事,我们另文介绍。在汉画中,有的在伏羲、女娲中间又画了一个更大的神,张开双臂,扶着他们或者抱着他们,这个神是谁呢?说者认为,便是盘古,唯有盘古才具有在他们之上的资格,并且也符合“开天辟地”与“创造人类”的先后次序及历史的逻辑。就画面而论,并没有什么情节,但可以看出,表现神话的人是如何追根究源,想把事物的前因后果都刻画出来。

盘古开天辟地

山东沂南县北寨村汉墓出土。盘古张开双臂,抱着伏羲、女娲。

盘古开天辟地

上左:山东嘉祥县花林村出土。上右:山东嘉祥县纸坊镇敬老院出土。下图:山东滕州龙阳镇出土。

盘古和伏羲女娲

山东平邑县东汉皇圣卿石阙东阙南面画像(第一层)。中间为盘古,两臂抱着伏羲和女娲。左为玄武,右为朱雀,象征着方位和空间。,,

热门小说推荐
官路红途

官路红途

意外撞见女上司在办公室和陌生男人勾勾搭搭,齐涛偷偷拍下照片,依靠这个底牌,他一路逆袭,而女领导对他也由最开始的恨,逐渐改变了态度...

九份婚书:我的师父绝色倾城

九份婚书:我的师父绝色倾城

简介我叫江羽,本想一直留在山上陪着我的绝色师父,却被师父赶去祸害未婚妻了。而且多少?九份婚书!?...

升迁之路

升迁之路

阴错阳差中,仕途无望的宋立海认识了神秘女子,从此一步步走上了权力巅峰...

极品对手

极品对手

他们都是草根出生,凭自己的努力走上仕途,但一个清廉,一个腐败,于是一见面就成了格格不入的对手...

误入官路

误入官路

周胜利大学毕业后,因接收单位人事处长的一次失误延误了时机,被分配到偏远乡镇农技站。他立志做一名助力农民群众致富的农业技术人员,却因为一系列的变故误打误撞进入了仕途,调岗离任,明升暗降,一路沉浮,直至权力巅峰...

绝品风流狂医

绝品风流狂医

林风因意外负伤从大学退学回村,当欺辱他的地痞从城里带回来一个漂亮女友羞辱他以后,林风竟在村里小河意外得到了古老传承,无相诀。自此以后,且看林风嬉戏花丛,逍遥都市!...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