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金城,宛北派出所。
审讯室里,警察用手里的笔戳了戳桌子:“老杜,我们也算是熟人了,现在是审讯期间,你愿意对你说的每句话负责吗?”
坐在对面的“老杜”扯了扯嘴角:“我就偷了两条腌鱼,这有啥好负责的?”
警察:“就两条鱼?”
老杜:“那不然呢?”
警察:“没有‘偷走了又被放回去’的东西?”
老杜:“你说啥呢?”
警察“嘶”了一声,喃喃:“……还做二休五,只有周末上班啊?”
老杜:“?”
审讯完毕,这名警察揉了揉后颈,与同事说:“监控找着了吗?”
同事:“没,监控倒是找到了那些受害者,我打电话通知他们小心小偷了。”
至于丢失物品上的指纹什么的,只检测到了小偷本人的指纹。
同事舔了下嘴唇:“……有个不知道算不算线索的,有个证物上沾了一根猫毛,但主人没养猫。”
他们在聊的就是最近在金城宛北机场发生的“怪事儿”。机场最近逮着好几个小偷,有生面孔也有熟面孔,但奇怪的是,这些小偷们不约而同地提到了一个“神秘现象”,他们已经偷走的物品会莫名其妙地回到原主人手中。
大部分人信誓旦旦地认定,是同行在捣鬼,还有人则怀疑是警察钓鱼执法。
而警察们也摸不着头脑——监控虽然尽量覆盖了,但还是做不到全程覆盖,机场人流量又多,查监控只查到了小偷偷东西,没查到东西是怎么回去的。
事情几乎是在往玄学方面发展了。
不过,几周下来,众人也发现了一点线索:
一个就是猫毛,有两件物品上都看到了猫毛。
另一个就是作息,这个“嫌疑人”可能是上班上学党,总之只有节假日才会出现,规律得很。
警察也想过伪装便衣,盯住眼熟的小偷,钓个鱼试试。但神奇的是,被警察盯住的小偷,都要溜走了,都没出现这种情况,同一时间,另一航站楼落网的小偷再次信誓旦旦地提到了这位“都市传说”。
想了想,宛北派出所把事情上报,这事最终惊动了刑侦专家,从市区拉来的专案组围绕线索做了个嫌疑人侧写:
“嫌疑人是个谨慎,耐心,很大可能拥有洁癖的人。”
被小偷撞开了的口红,送回去时,盖子拧紧甚至擦干净了。
“身高在一米七以下,性别暂时无法判断。”
这是从监控画面和包裹开口等细节推断出来的,在某些监控中,受害者一直处于摄像头下方,而嫌疑人必须迅速将失物还回去,怀疑的对象范围立刻缩小了。
他们还翻看了大量录像,记录所有被嫌疑人“挑选”出来,提醒受害者物品丢失的对象。
一切看上去都像是巧合,但这种“寻找神秘人”的挑战性让专案组非常期待——
目前这位“嫌疑人”根本算不上嫌疑人,准确来说应该算是一位做好事不留名的好同志,所以虽然是专案组,可众人工作心态都很平稳。
他们寻找对方的目的其实是:
“这样娴熟的手法,这种躲避监控的能力,不可能是一天练成的。目前线索太少,但我大胆猜测,这可能是一位出狱后改过的大偷,走技术流那挂的……唉,现在都是线上支付了,十几年前大家都在练技术流,手上功夫那叫一个牛。”
“咱们主要是不确定,这位蹲过的大偷呢,究竟是想在周末做做好事,还是准备在这些新手里面物色个继承人,顺带考验他们。”
大部分犯罪分子出狱后都很难找工作,但能把偷东西练到极致那就是手艺人了,警察系统里其实有过吸纳曾经的犯罪分子作为线人的先例,也曾做过请罪犯来提升警察技术的事情。
如果有这么一位大偷出现在金城,那还是尽快确定对方当前的状态比较好。
逢年过节也可以去人家里拜个年嘛。
带着这种兼具悠闲与紧迫的状态,专案组依旧在排查现有的线索。
直到今天这个周六,案子突然有了突破。
——不是他们抓到了人,是人家主动送上门来了。
-
虽然便衣没能抓出对方,但蹲在机场的便衣也没撤掉。
专栏古耽预收微臣诚惶诚恐求个收藏容棠看过一本书。书里的反派宿怀璟是天之骄子,美强惨的典型代表,复仇升级流高智商反派人设,可惜人物崩坏,不得善终。结果一朝穿越,容棠成了文中同名同姓早死的病秧...
前世被当副镇长的老婆离婚后,崔向东愤怒下铸成了大错,悔恨终生!几十年后,他却莫名重回到了这个最重要的时刻!他再次面对要和他离婚的副镇长老婆,这次,他会怎么做?...
简介我叫江羽,本想一直留在山上陪着我的绝色师父,却被师父赶去祸害未婚妻了。而且多少?九份婚书!?...
官场,是利益的牢笼胜利者,在人间炼狱失败者,在人间监狱。爱与恨,恩与怨,熙熙攘攘,皆为利往...
意外撞见女上司在办公室和陌生男人勾勾搭搭,齐涛偷偷拍下照片,依靠这个底牌,他一路逆袭,而女领导对他也由最开始的恨,逐渐改变了态度...
要想从政呢,就要步步高,一步跟不上,步步跟不上,要有关键的人在关键的时刻替你说上关键的话,否则,这仕途也就猴拉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