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海棠心中冷笑,只觉得天网恢恢。
但她脑中忽然冒出一个念头来,面露迟疑。
哥哥海礁可没说上辈子有这么一件事呀?难不成……是因为他向谢文载表叔公「告密」,才导致了孙家地道网的意外曝光吗?
第930章救不救
陆栢年听完曹耕云的话后,半天都说不出一句话来,整个人的脸都是木的。
曹耕云自然能体会他此刻的心情,叹道:「你也想不到吧?陆家人居然还能犯更大的蠢!事情到了这一步,已经不是我们几个老朋友私底下商量商量,就能解决的了。你家里这回很可能真的要栽了。眼下的问题是,你们家这一支是否有希望救回来,又能救几个?」
陆栢年抬手抹了一把脸,深吸了一口气:「老曹,这件事我真的没听说,多谢你回来告诉我。我确实没想到……我原以为,他们弃我于不顾,一门心思依附孙家求富贵,只是冲着名利去的。若是为了家族利益,牺牲一个我也不算什么,即使我很冤枉,孙阁老是奸臣弄权,可挡不住孙家确实权势滔天,家族碍于形势,依附奸臣,也是无可奈何。我心里会有怨气,但也能理解家主的选择。
「可是……我真的不明白,储君册立之后,孙家颓势已显,更别说大行皇帝还让孙阁老致仕了,孙家后继无人,明摆着好日子不长了,为何陆家还要一条道走到黑,不惜与朝廷作对?!其他孙派党羽都想着要脱身了,他们对孙家倒是忠心耿耿。我从前竟不知道,我那位从兄竟是如此认死理的人?!」
陆栢年心情复杂,不知该感叹,还是该痛骂:「他认死理,只管认去,为何要拖着全族一块儿下地狱?!」虽然家族亏待了他,但族里还有不懂事的稚童,也有不问朝政的闲人与老弱妇孺,他们何苦无辜?!
看到老朋友如此难受,曹耕云心中生出不忍来,便安慰他道:「事情也不至于坏到那一步。摊上这种事,你那位家主从兄是一定逃不过的,知道那地道的人也肯定要问罪,但其他人应该无事……顶多就是没了这官宦世家的风光,但只要后辈子孙里还有读书种子,过上几十年,你们陆家便又能恢复元气了。你不必太过灰心。」
陆栢年苦笑着摇了摇头:「孙家犯的可是谋逆大罪!协助谋逆罪人外逃,与谋逆何异?就算旁支或幼童们能逃出生天,顶着罪人的名头,日后的前程也难说了。即使后辈子孙里出了读书种子,又有哪位大儒名家愿意收入门下教导?没有名师教导,光靠着自个儿的聪明才智与祖传的藏书,又有几个人能考出头来?即使侥幸出了一两个秀才丶举人,到了会试那一关,也会被考官黜落。世人只以为他们是学问不到家,又怎知是先人犯事留下的遗祸?!如此这般,几十年过去,等到世间不再有人记得陆家曾经犯过什么事,陆家也早已泯然众人了。」
曹耕云抓了抓头发:「孙家犯了谋逆大罪……有真凭实据么?我怎么觉得,若宫里当真有证据,早就把孙阁老一家抓起来了,又怎会至今还是围而不决?我怀疑宫里也没拿定主意呢。虽说太后娘娘和新君……还有太皇太后她老人家,都对孙家深恶痛绝,可内阁未必乐意对孙家人赶尽杀绝的。」
孙阁老得势太久了,如今朝中处于高位的官员,即使不是他的党羽附庸,也少有与他结下死仇的。若不到万不得已,很多内阁官员都不愿意对他家赶尽杀绝。大多数人都觉得,他年纪已经大了,又已致仕在家,连大行皇帝都留下了遗旨,要求新君厚待老臣,那又何必非得把事情做绝呢?横竖他儿子是个扶不起的阿斗,侄儿中能干的已经坐了牢,不能干的还要靠家族庇护才能做官,只要他们在官场上无法更进一步,他后继无人,孙家便自然而然地从权利场上消失了。孙家留下的好处,还能让其他人瓜分,实在没必要冒险。
吴门故生们倒是对孙家恨之入骨,但吴门故生们如今还未真正爬到高位执掌大权。陶阁老虽然也是吴文安公的门生,但他从年轻时起就自重于外戚身份,一直低调在清闲衙门中养望,不参与朝中纷争,若不是第一批被孙家陷害流放的吴门故生里有他的好友,他参与了对大部分吴门故生的援助,如今他也不会将吴门故生们收入旗下,成为自己的势力。可正因为他对吴门故生们有恩在先,因此后者在他面前少了底气,即使对孙阁老恨意再深,也不好强求他去对付孙家人。
陶阁老大部分时候,还是照着自己的心意,以及大行皇帝的旨意行事,并不受吴门故生的影响。
另一位礼部尚书,只是兄弟生前是吴门故生,但他本人不是,而且性格更偏向于认死理的书呆子,事事都要照着规章制度行事。对于孙家人,他的意见也是大行皇帝旨意为尊,不符合旨意的事一切都不能做。因着大行皇帝有遗旨要求新君厚待孙阁老丶善待孙美人,哪怕孙美人犯了大错,礼部尚书也依然觉得要按照圣旨办事,除非有明确的证据证明,孙家人确实犯下了谋逆大罪。
偏偏眼下由于纪王世子不配合,指证孙家人参与宫乱的证据便不太足够了。
不过,曹耕云认为,孙家最终还是要倒台的:「谁也不知道他们在禁军中安插了那么多人,这回只有三四成的人跳出来了,万一剩下的人里还有他们的死忠呢?禁军关系到皇家所有人的安危,无论是太皇太后丶许皇贵妃还是新君,都不可能冒险的。这回,他们无论如何也不会容忍孙阁老父子继续安然无恙地生活在京城,随时可能串连文武官员生事。问题只在于,死的会是谁而已。大行皇帝要求新君厚待老臣,可没说老臣的儿孙们也必须得厚待呀!」
若是孙阁老的子侄族人都死了,留下他一个老朽,又能成什么气候?
就连宫中的孙美人,她自己不肯死,难道就不能生个病?宫里的娘娘们若真的下定了决心,想要她死,也没多少难处。
孙家的下场其实已经注定了。原本他家偷挖的密道没被发现,还有可能逃出去几个小辈,可如今密道曝光,他家再无退路,全家都在官兵包围下,根本无路可逃,生死存亡,都在新君一念之间。而新君年少,替他做主的是与孙家有新仇旧恨的太皇太后与许皇贵妃。
孙家绝对不会有好下场!
曹耕云抬头看向陆栢年,神情严肃:「咱们跟陶南山还有几分交情,也教过金嘉树几年书,若能见得嘉树的面,托他向许娘娘求求情,并不是不可能的。只是……我们也只有这点体面了。老陆,你要想好,若真有这样的机会,你是否会出面去救人?又打算救几个?救完之后,你还能再过如今这样的清静日子么?!」
第931章商议
海棠打发了王小庆,径自在院中思考。
她觉得,自己与兄长海礁商量着要戳穿大学士之子的私情,原本目的只是想要阻止这个有风险的家庭的女儿成为新君皇后,没想到竟意外使得孙家偷挖的地道网曝光。这绝对是误打误撞!
只怕陶阁老那边得到密报后,拉上内阁与军队,跑去抓大学士之子的现行时,也未必预料到会有这么大的收获。
至于大学士之子雇人挖地道时,是否发现了孙家的密道,而孙家人在挖密道时,又是否会发现大学士之子这边的动作,那就只有亲身经历过现场的人才知晓了。
但考虑到大学士之子雇人挖地道,是在孙氏家族所居住的街区被官兵封锁之后,而他又是瞒着家人暗中行事,被围困的孙家人可能根本没察觉吧?
孙家若不是被封锁了,不可能没发现自家周边范围内有人挖地道。而一旦他们知道有人朝自家的方向挖地道,就没有不阻止的道理。不仅仅是因为孙家人会担心两条地道会碰上,连累得他们偷挖的密道网暴露,更因为没人会愿意自家脚底下被挖空,还有密道能让外人从外界偷潜入家中,图谋不轨。
大学士之子钻了空子,幸好有海礁这个重生人士,阻止了他的计划。
如今和上辈子不同,上辈子新君登基之时,孙家还大权在握,风光无限,根本不需要挖什么地道逃生路。大学士之子也只会在家与父母亲人默默对抗,拒不另娶,等待着父母改变主意,允许他与心上人成婚的那一天。他根本不会跑去挖什么地道,顶多是租个小院,方便自己与心上人见面私会。等到孙家倒台,孙家族人遭难时,他与其费事去租宅子挖地道,还不如收买狱卒,暗中将心上人救出监牢,还更省事些。反正一个孙家旁支大龄未婚的族女,「死」在狱中也很寻常,根本不会有人多加关注。
这辈子孙家颓势早现,孙阁老也早早退出内阁,回家养老,孙美人在后宫更是失宠被贬。孙家因此未雨绸缪,提前几个月开始在自家地底下挖密道,以防万一,也是合情合理的。由于孙家牵扯上了谋逆大罪,一旦定罪,合族都有可能被牵连进去,大学士之子担心爱人,才会想出挖地道的馊主意救人。
亏得海礁告密得早,陶阁老又心细,带人抓大学士之子现行时,搜查得足够认真,才会意外发现了孙家的地道网。会有这样的发现,也意味着两个密道必定已经离得十分近了,再挖下去,很快就会撞上。若不是暴露得及时,大学士之子的地道没两天就会被孙家人发现,后者为了保密,极有可能会杀他灭口,然后把他挖出来的密道占为己有,为自家密道网多添一个出口。
(.)
:||
官场如战场,尔虞我诈,勾心斗角,可陆浩时刻谨记,做官就要做个好官,要有两颗心,一颗善心,一颗责任心。且看陆浩一个最偏远乡镇的基层公务员,如何在没有硝烟的权利游戏里一路绿灯,两袖清风,不畏权贵,官运亨通。...
简介我叫江羽,本想一直留在山上陪着我的绝色师父,却被师父赶去祸害未婚妻了。而且多少?九份婚书!?...
草根男人赵潜龙怀揣为民之念,投身仕途。且看他如何一路横空直撞,闯出一条桃运青云路,醒掌绝对权力醉卧美人膝...
阴错阳差中,仕途无望的宋立海认识了神秘女子,从此一步步走上了权力巅峰...
周胜利大学毕业后,因接收单位人事处长的一次失误延误了时机,被分配到偏远乡镇农技站。他立志做一名助力农民群众致富的农业技术人员,却因为一系列的变故误打误撞进入了仕途,调岗离任,明升暗降,一路沉浮,直至权力巅峰...
关于永恒之门神魔混战,万界崩塌,只永恒仙域长存世间。尘世罹苦,妖祟邪乱,诸神明弃众生而不朽。万古后,一尊名为赵云的战神,凝练了天地玄黄,重铸了宇宙洪荒,自碧落凡尘,一路打上了永恒仙域,以神之名,君临万道。自此,他说的话,便是神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