拇指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668章 永远的斗士(第1页)

第668章永远的斗士

对于我们来说,很多人对于约翰费舍尔的认识,绝大部分都停留在无畏舰之父、战列巡洋舰之父这样的身份上,很多人都认为费舍尔是那种只要速度不要装甲的人,他的那句“速度就是防御”很大程度上给他本人招来了后世许多的偏见和误解。

确实,费舍尔认为战斗力的本质就是速度和火力。防御是次要的,可以被牺牲。而且他在很多场合也是这么做的。

但是,他并不是为了速度和火力牺牲防御,而是为了通过预算而牺牲防御。反过来也一样,也可以为了通过预算而强化防御。一切都是为了把速度和火力付诸现实。

准确的说,为了战略上考虑还有政治和经济上的限制,他只能选择最关键的核心要素。

速度就是防护有没有道理?当然有,而且这句话说是真理也不为过,因为有速度优势的主力舰可以主动的选择自己的优势交战区间,他们本身就可以有交战的决定权,打与不打的抉择权在他们的手中,这本身就是胜过装甲的防护,你不能用一线指挥官的莽撞来指责这个武器本身的设计有问题。

更不用说一艘主力舰的装甲在实战当中不同的状况下的等效防护也是不一样的,高速舰更容易在对决当中保持航向角,这会使得他们的实际防护还会更好一些。

(虽然英国人战列巡洋舰的设计确实有问题,但是这个问题和费舍尔对于装甲的取舍问题关系不大,9英寸的主装甲带对于英国人的超无畏战列巡洋舰来说并不是什么致命问题,问题是你他妈在弹药库段把装甲削弱到5英寸,实在是不知道脑子是不是被驴踢了,而且这样的削弱对于那个时代的英国主力舰来说居然是家常便饭。)

如果预算支持造重甲的高速主力舰,或者暗示重甲高速主力舰能够取代重甲低速主力舰的时候,他毫不犹豫的支持重甲主力舰方案。如果预算要求限制支出,他就会毫不犹豫的砍防御。

他这样随意取舍的另一个东西是副炮。如果内阁还有海军喜欢6寸副炮的高速战列舰,他就会支持它并亲自出方案(历史上1912年QE的无比方案)。如果要在有限的吨位、预算里上6寸副炮,导致有可能挤占主炮和动力的吨位,他就坚决反对。

一个能够主持皇家海军现代化改革的人,一个能够开创一个时代的人,不可能是一个不知道变通、一门心思认死理的蠢蛋。

从费舍尔本人留下的文字当中我们可以看到的是,他极少论述战舰的防御,甚至更多的是谴责堆了太多装甲。但实际上他之所以这么做的原因是,英国皇家海军在绝大多数的时间内都对主力舰的造价有严格的限制,这使得他为了满足快速舰队的需求而不得不削减那些高速舰的装甲,毕竟对于他来说,航速才是满足战略价值的关键。

事实上他做出过很多强化战舰防御的方案、决策等等,这种矛盾用这样的理解才是能说通的。他实际上也提出过很多强化战巡防御的计划和决策,当然这些证据也并不能说明他很重视防御,而是说明他很懂得在防御问题上做交易,换取保守派的支持,也能够说明他并不是不要装甲,只要经费允许,他自然愿意。

事实上,最早约翰·费舍尔无论是在另一个时空还是在这个时空,都曾在早些年提出过高速重甲的融合型战舰,但都被海军部基于财政和数量的问题给否决了,转而建造了无敌级战列巡洋舰,而当建造不屈级战列巡洋舰的时候,费舍尔最早希望建造的是由9英寸装甲的重甲版不屈,当然最后也是基于财政问题选择了6英寸装甲的原方案。

当然最重要的是,我们站在历史的下游,我们能够知道穿甲弹会在几年之内进化到一种何等的境地,对于未来的甲板对抗拥有更深刻的理解,但是对于费舍尔他们那一代人来说,看待海战的方式是完全不一样的。从风帆战舰到早期铁甲舰到日清到日俄,大型战舰都是极难被打沉的。

因为吃炮弹而炸掉这件事是极少见的,一战主力舰都是皮带主装,背后的观念是保护水线才是最要紧的,尽可能的保护储备浮力才是最重要的,因为一战的交战距离事实上还是不够远,所以那代人的观念中,炮击——即便是能打穿装甲的炮击也只是一种消耗战,而不是一发入魂。

日德兰海战当中,德国人的战列舰和战列巡洋舰的装甲防护真的就靠谱的多吗?也并没有,双方交战的结果很大程度上是源自于操作习惯,你不能指望一个连防火门都不关、弹药最多超载甚至50%,并且对这些都习以为常的海军不付出任何代价。

对于现在的英国皇家海军来说,他们面对现在北约的速度优势,破局的关键就在于让自己保值的同时让对手尽量贬值。

32节的战列巡洋舰就是费舍尔交出来的答案,如果能够建造两个分队的这种高速战列巡洋舰,北约就将无法在前卫战环节当中胜过英国人,前卫战不是斗兽场上的斗兽棋,先不说5节的航速优势完全可以摆脱明军所有战列巡洋舰的追击,让新的快速分队可以绕过明军的前卫舰队而对他们后方的本队展开强行侦查,更重要的是即便交火也不怕。

重甲重炮的高速主力舰不是只有哪一个国家才能造得出来,大明皇家海军之所以在超无畏舰时代能够选择全战列巡洋舰的路线,是因为大明皇家海军的超无畏战列巡洋舰的防护卓越,而他们防护卓越的原因是大明皇家海军的军舰采购经费充足。

说白了,这是一个经济游戏,而大明是目前全世界在这个游戏当中最有钱的玩家。

就算英国人因为时代的限制没有采用倾斜装甲,但是只要他们愿意,垂直装甲加穹甲的这种古老配合依然可以拿出相当出色的防护,就像俾斯麦就算是欧洲三剑客当中垫底的存在,但是如果拉到15公里之内面对黎塞留或者维内托,又或者是美国的北卡、南达,除了大和之外鹿死谁手还真的不好说,中近距离之下320mm主装+110mm穹甲是相当坚挺的,俾斯麦的防护问题是在二战常见的原距离交战当中,以及水平装甲过于脆弱,可现在是一战,15公里基本上已经是一战正常交战下的天花板了。

所以这些对于英国人来说只有想不想和财政上能不能的问题,技术上来说并不存在绝对的壁垒,而用更快的航速来让对方的贬值这更是神来之笔,费舍尔甚至不担心明帝国在这方面重新展开竞争,因为有了准备之后大家就算都展开32节的高速主力舰竞赛那也是英国人从心抢跑,如果说大明那边想要再建造更快的主力舰,来让英国人32节的战列巡洋舰贬值。那这可能就是天方夜谭了。

密苏里号过载到25万马力,才刚刚达到35节的航速,那是二战的流体力学水平设计的舰体,搭配整个二战恐怕只有法国能够与之相比的动力水平,这才能跑这么快,在此之前那些想要妄图达到这个速度的军舰都付出了怎样的代价?列克星敦级战列巡洋舰7个烟囱都竖起来了,设计的时候目标瞄准35节,然而最后结果大家都知道,我老婆列克星敦最后还是成为了航空母舰,在作为一艘航母的标准排水量比计划当中的战列巡洋舰少了几千吨的情况下也就跑33节多一点。

(法国佬的锅炉在二战简直就他妈是黑科技,在投降的那么早往后几年几乎没有什么发展的情况下,也要等美国到二战末期才追上法国人的水平,实在是太可怕了,这方面的鬼故事典型的就是法国人某一型轻巡洋舰设计的时候,想跑个32节就行,结果试航的时候轻松过载到35节,而且保持这个速度整整8个小时,最后一个小时还冲刺到36节。太可怕了)

船只的航速是有几道坎的,二十三四节左右是一道坎,二十七八节是一道坎,三十一二节又是一道坎,尤其是对于32节往上,付出的动力代价实在是太大了。

任何一支有理性的海军都不会这么干的。

费舍尔选定的航速已经是在正常合理工程范围内的极致了。

他成功的说服了丘吉尔,可是,丘吉尔现在可以左右新一代15英寸战列巡洋舰的建造工作,可以决定新的15英寸战列舰的争执,但是要让皇家海军批量建造这种高速战列巡洋舰,这并非是丘吉尔一个人能够左右的。

所以丘吉尔才会询问费舍尔是否想返回皇家海军,丘胖子现在是发自内心的认为皇家海军是需要这个老斗士的。

热门小说推荐
官路红途

官路红途

意外撞见女上司在办公室和陌生男人勾勾搭搭,齐涛偷偷拍下照片,依靠这个底牌,他一路逆袭,而女领导对他也由最开始的恨,逐渐改变了态度...

误入官路

误入官路

周胜利大学毕业后,因接收单位人事处长的一次失误延误了时机,被分配到偏远乡镇农技站。他立志做一名助力农民群众致富的农业技术人员,却因为一系列的变故误打误撞进入了仕途,调岗离任,明升暗降,一路沉浮,直至权力巅峰...

医道官途

医道官途

天才中医凌游,在大学毕业后为逝世的爷爷回村守孝三年,并且继承了爷爷生前经营的医馆三七堂。可突然有一天,一群大人物的到来,让他的人生出现了转折,本想一生行医的他,在经历了一些现实的打击之后,他明白了下医医人,上医医国的道理,为了救治更多的人,从而毅然决然的走向了官场,游走在政军商等各种圈子。从赤脚郎中,到执政一方,从懵懂青涩,到老成练达,看凌游如何达成他心中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崇高理想。...

九份婚书:我的师父绝色倾城

九份婚书:我的师父绝色倾城

简介我叫江羽,本想一直留在山上陪着我的绝色师父,却被师父赶去祸害未婚妻了。而且多少?九份婚书!?...

官场:扶摇直上九万里

官场:扶摇直上九万里

朝中无人莫做官,重活一世的秦毅不是这样认为。机遇来自于谋划,时时为朝前铺路,才能高官极品!上一世,含冤入狱,前途尽毁,孤独终老。这一世,从救省城下来的女干部开始,抓住每一个机遇,加官进爵,弥补遗憾,扶摇直上九万里!...

官梯险情

官梯险情

叶峰一踏上官梯就遇到两类险情一是多种危险的感情,二是各种惊险的官斗。叶峰三十六岁就被提拔为县教育局副局长,从报到那天起就被卷入这两种险情的惊涛骇浪中。他是草根出生,却有顽强的意志和搏击风浪的能力,他像一叶小舟在惊险莫测的宦海里沉浮出没,劈波斩浪,扬帆远航,步步高升。...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