拇指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一千两百二十七章 唯我了得(第1页)

辽国使者萧德让犹在京师,逗留许久,仍迟迟得不到宋朝的答复。官家急于让章越拿出最后答案。列席的有王珪,章越,以及新任御前处分军事的李宪。李宪权位提升,令王珪章越有所警觉。这代表官家又要利用李宪来干涉军事了。官家对王珪,章越道:“朕打算先出三百万贯内帑整饬河北军务。”章越和王珪都齐呼官家圣明。官家开始真正重视河北军务了。此刻官家对一旁修起居注的陆佃道:“卿也写得辛苦了,赏碗茶汤下去歇息。”陆佃闻言一愣。陆佃是王安石得意门生,当年云‘以日就师十年,不如从安石一日’。不过新法实行后,他与王安石意见出现分歧,王安石认为对方不是站在新党一边的,所以有所冷落。后来蔡卞出任起居注后,先后数次向章越推荐陆佃这位同门师兄弟。章越觉得陆佃是位可造之才,于是便推举对方为崇政殿说书,如今修起居注。陆佃听说官家要他离开后,当即道:“陛下,此不合乎规矩!”李宪道:“陛下,赐你茶汤你便吃去!”“君臣奏对时必有起居官在旁,此乃祖宗规矩。”陆佃当场顶了回去。李宪闻言大怒,他在西北时也是说一不二,杀伐果断的领军大将,眼下陆佃竟丝毫不买他的帐。章越见此向陆佃递了一个眼色示意对方离开。陆佃这才施礼离开。片刻后官家向章越道:“这里没有多余之人,今时今日,卿给朕交个底,一旦宋辽开战,卿到底有无胜算?”章越看向官家心底想到历史上宋辽党项三国。历史上宣和北伐并非仓促之举,而是宋徽宗早有成算。如果仔细研究宋徽宗一系列决策,在宣和北伐之前也不能完全说没有道理,甚至他本人帝王治术,还是可以的。宋徽宗政和年间就决议联金北伐,在政和七年时就是打算出兵了,但宋徽宗在听从使辽官员的情报后,他们回复说辽国当时虽然被女真打得很惨,但国内上下依旧还是团结,人心稳固,若是北伐恐怕会遭到失败。尽管宋徽宗谋划多年,还是中止了战役。之后一直到了宣和四年,已经过了六七年了,当时辽国已到灭国边缘,五京已经丢了四京了,仅剩一个南京了。天祚帝溜到西京,女真追到了西京,天祚帝只好又跑路。当时南京留守耶律淳,被迫在当地官员拥戴下自立为皇帝,是为北辽。就是在这个情况下,宋朝还是对北伐举棋不定。朝中也是意见纷纷。当时宋朝有三个选择,一个是联金灭辽,一个是存辽图金,还有一个是静观其变?反复犹豫不决。存辽图金的观点认为,与强女真为邻,孰若与弱契丹乎?辽国使者也警告宋朝,好邻舍朝廷蹙踏了,不知彼恶邻舍也,必悔之。高丽也警告宋朝,不要与女真一起攻打辽国,否则后果不堪设想。认为与女真一起灭契丹就是与虎谋皮,应该联合契丹对抗女真。还有一派静观其变。但两条都已经行不通。首先‘静观其变’不现实,辽国发生那么大变故,宋朝作为地区大国,不可能一点表示都没有,甚至一点介入措施都没有,坐看事态发生完全置身事外。其次‘存辽图金’也不现实,辽国是一直看不起宋朝,认为文人治国,武力太弱。甚至到了辽国五京丢了四京,只剩下南京这亡国局面,仍然对宋朝极傲慢。存辽图金肯定是要辽国肯向宋朝低头的情况下,双方明确宗藩之分,宋朝才肯出兵。所以历史上宣和北伐,宋徽宗的真正意图是什么?在大军出征前,宋徽宗给童贯面授机宜称为‘御笔三策’。上策是辽国如肯归降大宋,咱们尽还旧邦,这是最好的结果。中策就是预料辽国不愿意的情况下,若耶律淳肯称臣纳款称藩也是可以。下策就是辽国不降,按兵巡边,全师而还。宣和北伐就是武力恐吓,要兵不血刃地接收燕云十六州。如果不行,辽国肯称臣也行,咱们就保你国家。再不行咱们也不攻辽,二十万大军逛一圈就回来。换句话说,上策是‘联金灭辽’,中策是‘存辽图金’,下策是‘静观其变’。这个决策肯定是有问题的,也是朝中君臣们意见不一的结果所致。最后的结果是宋朝顷举国之力,让刚刚用三个月平定方腊之乱的童贯,率领最精锐西军,也就是陕西六路的番汉精兵为主力北伐,也有一部分河北兵。前线领兵大将是西军第一名将种师道。当时童贯等宋军将领普遍认为,辽国都这样了,王师北伐肯定是当地百姓箪食壶浆来迎了。结果招降策略不顺,刚开始派出使节都被辽国杀了。后面交涉了一半,宋朝在前线大败,辽国高层本来还考虑要不要降,结果看宋军这么菜,索性不降了。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后面更精彩!最后宋军以西军精锐之师,童贯和种师道名将率领的二十万大军,仍败给穷途末路的辽国。连女真人对宋军这一操作也是直接看呆了。宋军失败原因内部倾轧,意见不统一,在招降辽军和歼灭辽军间意见摇摆。宋徽宗下达的御笔,童贯完全是照上策去执行,但又下令大军不许主动攻击辽军。回到天子问章越的问题,宋辽之间军事实力对比?以宣和北伐的结果来看,宋军最精锐的西军与穷途末路的辽军,最多也只是平手而已,至于河北诸路兵马就不要看了。在宣和北伐中击败宋军的辽军名将耶律大石,后来是以两万残兵在中亚开创西辽。西辽在卡特万战役中击败了如日中天的塞尔柱帝国,使其由盛转衰。西辽也因此名震欧亚。而宋朝的西军弱吗?也不弱啊,虽说在之前统安城之战败给党项,但是当时宋朝对党项已形成了全面压制。所以不是宋辽弱了,而是女真太强了。东亚,东北亚不愧是有怪物房之称。当时的女真骑兵完全是冷兵器时代的巅峰。不仅是宋辽,宜水之战党项大将李良辅所率三万骑兵,被女真完颜娄室所部千余骑兵击败,三万大军死伤万余。党项见此立即抛弃与辽国联盟,向女真俯首称臣。那时女真骑兵,真是谁来都一样。好比国足被人踢了五比零,大家都很生气。后来听说对手是巴西,大家也就都理解了。当官家问章越交个底时?王珪,李宪都注视着章越,章越道了一句:“陛下,辽军若来,西军可敌之,河北军则不敌之。”“天下最精锐的兵马在西军此不用质疑,兵马毕竟是打出来,而陕西之军费占今天下军费之半;而河北军说实话,闲散已久。虽说臣之前有整饬武备,前又择将帅御之,今陛下又拨三百万贯,仍不足以据辽军。”官家闻言是有些许不满意的。王珪道:“陛下,河北保甲法已行数年,百姓堪用。再说河朔之地,本就是民风彪悍,燕赵之士骁勇善战,只要加以整肃是可以临敌的。”李宪道:“可是保甲守城都未必靠得住,又如何迎敌?”官家道:“不错,朕怕是临阵磨枪。辽国兵马纵不如真宗时候,但河北兵马亦更不如前。党项未灭,又不可调西军来防守河北。”顿了顿官家对章越道:“卿有何策?如何答复辽主国书?”章越道:“陛下,答复之事不必操切,可命一能言善辩的之臣陪同辽国使者一同前往辽国亲自向辽主陈词,顺便窥探辽国之虚实。”大家知道章越用的是拖字诀。从汴京到辽国一往一返又要几个月功夫,如此就可以避免立即作出答复。大国相争,这种小套路不能对最后结果起多少作用。李宪问道:“陛下,臣以为河北军备确当重新整肃,只是河北地平无险,只好以兵为城。”“臣以为可效仿汉三辅,在京畿重地建数辅州拱卫。每辅州各屯劲兵数万,以近臣领之!”王珪闻言看向李宪,李宪作为内臣居然在御前大胆起建议,不用多说这十有八九是皇帝的意思。李宪确实奉命而为,这建立三辅是章惇的意思。若章越一旦知道此事是章惇所提必然反对,所以官家借己口而道之。李宪毕竟与章越有交情,而且又在西北战功卓着,换了一般宦官如此直言,不说章越王珪也要骂得他狗血淋头。这是对宰相权柄的一等干涉。王珪照旧不说话,章越也是沉默片刻后道:“此等大事需两府商议再定夺。”官家见章越没有立即反对,徐徐点头。……从大殿步出。章越脸上不自觉露出笑意。这在京畿建立辅州正是出自章越之意,他则问过章楶,得到了对方明确的支持。然后章楶果真透露给了章惇。为何不自己说?因为在京畿附近建立辅州,屯驻重兵,若自己提出容易遭天子之忌。辅州编练新军等等大事,都是邀买人心之举。在京畿这样心腹重地设立兵马,又是宰相亲自插手兵权,容易被官家和朝野上下以为是拥兵自重。所以自己必须要兜这么一个大圈子。至于章楶日后必有回报。想到这里,章越回头看向寒风之中的资政殿,自言自语地道:“北事西事唯我了得,他人做着必不行。”:()寒门宰相

热门小说推荐
官途:权力巅峰

官途:权力巅峰

官场如战场,尔虞我诈,勾心斗角,可陆浩时刻谨记,做官就要做个好官,要有两颗心,一颗善心,一颗责任心。且看陆浩一个最偏远乡镇的基层公务员,如何在没有硝烟的权利游戏里一路绿灯,两袖清风,不畏权贵,官运亨通。...

官狱

官狱

官场,是利益的牢笼胜利者,在人间炼狱失败者,在人间监狱。爱与恨,恩与怨,熙熙攘攘,皆为利往...

极品对手

极品对手

他们都是草根出生,凭自己的努力走上仕途,但一个清廉,一个腐败,于是一见面就成了格格不入的对手...

官路扶摇

官路扶摇

前世被当副镇长的老婆离婚后,崔向东愤怒下铸成了大错,悔恨终生!几十年后,他却莫名重回到了这个最重要的时刻!他再次面对要和他离婚的副镇长老婆,这次,他会怎么做?...

为夫体弱多病

为夫体弱多病

专栏古耽预收微臣诚惶诚恐求个收藏容棠看过一本书。书里的反派宿怀璟是天之骄子,美强惨的典型代表,复仇升级流高智商反派人设,可惜人物崩坏,不得善终。结果一朝穿越,容棠成了文中同名同姓早死的病秧...

直上青云

直上青云

性格嚣张的林飞扬走马上任镇委书记当天就得罪了顶头上司,让大领导颜面无存,差点被就地免职,且看这个嚣张到骨子里的家伙如何凭借孙子兵法和三十六计勇闯重重危机,智破层层陷阱,在官场上混得风生水起,扶摇直上…...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